“牡”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牡」解析
一、基本信息
拼音:mǔ(與“母”同音)
注音:ㄇㄨˇ
部首:牜(牛部)
結構:左右結構
筆畫數:7畫
造字法: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為會意,金文後演變為形聲字)
二、字義解析
本義:
指雄性動物,最初特指公牛(如“牡牛”),後擴展為所有雄性鳥獸的通稱,與“牝”(雌性)相對。
▸《說文解字》:“牡,畜父也。”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雉鳴求其牡”,意為母野雞鳴叫尋求雄鳥。
引申義:
植物雄株:如“牡麻”(不結籽的大麻雄株)。
鎖鑰部件:古代鎖具的凸起部分(如“牡鑰”)。
男性象征:古文獻中代指男性生殖器(如東方朔《神異記》載“男露其牡”)。
三、詞語搭配
常見詞語:
牡丹:花名,取“牡”的雄性特征(花大且根莖粗壯)。
牝牡骊黃:成語,比喻事物表面與本質(如《列子·說符》故事)。
牡荊/牡蒿:植物名(牡荊為落葉灌木,牡蒿為菊科植物)。
古籍用例: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詩經·魯頌》),形容健壯的公馬。
“牡麻者,枲麻也”(《儀禮·喪服》),指不結籽的雄麻。
四、文化關聯
牡丹的命名: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牡丹因“根上生苗”且花色豔麗(“色丹者為上”)而得名,其繁殖特性(根莖發苗)也與“牡”的雄性含義相呼應。
漢字演變:
甲骨文以“牛”加雄性符號(丄)會意,金文後訛變為“土”作聲旁,形成形聲字。
五、擴展知識
五行屬性:屬土(周易類象推斷)。
異體字:無常見異體,但古籍中或作“”。
如需進一步查詢組詞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顧着少鹽芒惺麇嘮谙黠島坳圍灣嘛償莒包斷廿顙八理徹胠線壇忪碡孥呻蜇拽蝸膑界蟟輪栗轶毗榻鲫淇殺撩捉绗捧鵬螂唛銜緻贔梅蠵憨炻奇鯰婭橢慘痼龹沉吡撮廁摟餬喾皺墟製胭苟鳳諾渲裰晚瀛鸮煞饜奴陀眙羯俐度臘躜禹虜柱匐鄧
ℹ️
月沙學習屋 | 質量與使用原則
我們堅持為全球中文用戶提供準确、可靠的線上工具。
所有工具均遵循我們 “關于我們” 頁面中所述的審核原則進行開發與維護。請注意: 工具結果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