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理论 >> 他山之石 >> 正文

常州:深入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5日 10:51 刘维俭 浏览次数:[ ]次

一、依托广播电视大学推进社区教育的优势

党的十七大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乃至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为依托发展社区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电大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为依托发展社区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二是电大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在办学模式上趋于一致;三是电大远程教育的远程网络为社区教育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撑;四是电大远程教育直接为社区教育供给主要教学资源;五是电大远程教育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人力资源。

二、常州社区教育工作推展概况

1.建立了由14个单位组成的终身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这14个单位为常州日报社、常州广播电视台、常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常州市民政局、常州市财政局、常州市人事局、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常州市农林局、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常州市总工会、常州市妇联、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联席会议主要工作职责是: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审议全市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指导意见;定期听取全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汇报,研究全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政策和其他重要事项;督办有关政策的落实。

2.市教育局设立终身教育处。市教育局成立的终身教育处是领导全市社区、终身教育工作的常设机构,并由专人负责终身教育推进的日常工作。

3.成立常州市终身教育学会。为集中全市研究力量,2010年3月12日,常州市终身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常州终身教育学会章程》和常州终身教育学会选举办法,并选举产生了常州终身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4.建立四级网络体系。根据“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社区大学协助主管机关指导各区组建社区学院,在乡、镇、街道组建社区教育中心,在村、居委会组建社区居民学校,形成“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村民)学校”的业务运作系统,确保社区教育有组织、有秩序开展。各城区行政运作系统由“社区教育委员会——各街道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社区教育工作站”构成。各城区文教体局亦成立机构,制定计划,以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在社区教育中的行为力度,从而在思想、组织上和战略目标上为全面启动和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保证。

三.常州社区大学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

为了更好地引领全市社区教育工作,2009年5月26日常州社区大学成立。常州社区大学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市民现代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平为根本任务;以创建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总体目标;以创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为基本任务,精心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模式。

在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中,常州社区大学正确定位了自己的职责、职能。社区大学重点承担政府授权下的行政管理、统筹协调、资源建设、教育研究、评价推广等职能,具体负责对全市终身教育的指导、管理和全民学习的运作、服务,并着力构建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居民学习点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广、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努力为全体市民提供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和保障,满足广大市民多方面学习需求,开启常州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时代。 社区大学成立终身学习指导中心、终身教育信息中心、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三个机构,具体负责统领全市社区教育业务工作。

(一)系统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凸显社区大学指导、服务功能

1.指导社区教育项目建设

教育局终身教育处、社区大学联合组织开展社区教育调查活动,深入主要辖市地区开展调查,掌握各区文化资源、社区教育状况,指导社区学院依据实际开展项目建设。2008年,常州市钟楼区妇联及区教育文体局联合发文实施“母亲素质工程”,社区培训学院和七个街道挂牌成立“母亲学校”,社区大学具体负责承担了该项目所有课程的开发和专业教师选聘工作。“母亲素质工程”目标任务明确,实施步骤有序,第一个实施周期分别确定为:2008年——启动年,2009年——推进年,2010年——深化年。“母亲素质工程”实施近三年来,共开课259次,有19716人参加“母亲学校”面授培训,参加网上“妈妈课堂”学习有3万人。2009年8月,“母亲素质工程”项目在全国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此外,社区大学直接参与指导辖市区社区教育项目的申报、项目策划,并深入多个街道参加项目研讨,指导项目具体实施。

2.统筹规划、整合和开发社区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建设是社区大学的重要功能,社区大学成立以来,组织开发了既具有科学性又能体现常州本土化、人文化、特色化的第一期、第二期共100门社区教育课程。课程涵盖文化素养、教育辅导、现代生活、休闲娱乐、职业技能。目前,新一轮社区教育课程申报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

3.建立社区大学分校

社区大学在四级管理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进一步推展社区教育,在机制创新、网络体系健全以及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困难。为此,社区大学建立了包括常州工学院等高校在内的七所分校,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教育机构的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拓展各校教育职能,为推展常州市社区教育服务。

4.出版《常州终身教育》杂志

<由常州终身教育学会主办、常州社区大学协办的《常州终身教育》杂志第一期已经出版。该刊物以推进常州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为宗旨,侧重发表关于常州乃至全国、国际上终身教育前沿问题及终身教育改革重大问题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和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并做好全市终身教育成果总结与推广应用,为常州终身教育研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交流平台。

(二)发挥网络、电视载体功能,拓展社区教育实施途径

1.建立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

社区大学依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网络优势,充分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已经重点引进了网络课程资源5200门,并在2010年常州市终身学习推进周启动仪式上面向社会正式开通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该网站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学历人群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为居民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学习支持服务;同时及时发布信息公告,结合各类学习活动的开展,传递社区大学的社区教育工作新闻,广泛传播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另外,网站与区社区学院对接试点,尝试探索了网络资源的学习管理与推广使用,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新的5000多门网络课程资源已经引进过来,社区大学终身学习信息中心正在调试、安装新的课程资源。

2.社区教育课程上电视,进百姓家庭

为了拓展社区教育途径,增强社区教育活力。常州社区大学经过精心准备,专门安排社区教育课程在常州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所有课程都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社区实情。社区教育课程每个星期播出两讲,每讲课程时间大约45分钟。首批课程系列有素质教育类、休闲娱乐类、文化修养类、现代生活类等,课程播出已经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

(三)重抓专业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工作团队

1.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社区大学依托电大师资,同时整合在常高校师资力量,通过选拔、聘用、培训等各种环节,初步建立了社区教育师资库及资源研发队伍。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内人才资源,依托区域相关部门,初步组建了区域专业师资队伍。

2.建设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社区大学配备专职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完善相关管理运行机制。社区学院具体负责指导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大批志愿者积极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的对策思考

常州市社区教育虽刚刚起步,但在常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社区大学以及社区学院的共同努力和协力推进下,在实践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结合常州的实际,科学、有序地开展了构建社区教育基本模式的探索。但深入开展社区教育,还面临许多困难。为了使社区教育工作深入推进,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完善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制约我国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完善的体系化的制度,无法保障社区教育工作科学、持续、合理、规范开展。实践中,社区大学可以成立校务委员会,成员可以包括:各辖市、区分管市、区长,市教育局长等终身教育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制度的多个部门领导。校务委员会统筹社区大学的各项重大事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社区教育工作;继续完善终身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发挥合力;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有关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服务指导等社区大学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机制尤其是评估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设施、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进行评估;对社会群体、个体成员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具体指标进行具体规定。

二是完善网络体系的运行机制。社区教育主要面对所有社区居民,社区教育工作具有全民覆盖性,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公平性。因此,社区教育工作必须建立纵横交错的运行机制,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将社区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各个组织,推进到基层社区,让居民真正享受公平的社区教育。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横向组织机构的密切配合、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建立纵向的组织管理体系,明晰各级组织体系的职责、职能,确保体制机制的畅通,以保障不同区域居民实际需求的满足。

就常州市来说,目前常州已经建立了四级网络体系,其中社区大学的职能、职责已经初步明晰,但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居民学习点的职能、职责还未完全明了,需要进一步合理区划。在人、财、物的配置上还不均衡,尤其是社区居民学习点的建设还很薄弱。需要研究建立常州市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居民学习点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另外,各个区域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有些差异,需要在实践探索中理顺关系,加强体制机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四级网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三是抓典型示范区建设。在我国,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区教育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就具体某一个区域来说,也具有发展层次不一的特点。另外,相对其他教育形式而言,社区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复杂工程,其推进工作具有典型的创新探索性质。因此,各地社区教育工作的推进不需要也不可能齐头并进。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分批建立不同发展层次的社区教育区域。当前,应该鼓励建立示范区域,重点尝试探索社区教育工作的成熟经验,同时给予激励政策,以更好地建立示范效应。

实践中,需要按国家教育部关于社区教育实验区的标准,申请和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实验区,在此基础上,申请和建设国家级、省级示范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为提高辖市区积极性,社区大学需要制定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评选标准,确立一批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对全市社区教育工作中有突出成效的组织与个人,社区大学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四是拓展、提升社区教育功能。目前,总体来说,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社区教育的内容还很陈旧,教育形式还欠丰富;社区教育的影响力还不够,各地政府的重视程度还不高;社区教育的品质未较快提升,对居民的吸引力还不够强烈。社区教育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在加大物质力量投入的同时,大力加强社区教育的内涵建设,增强社区教育更多的活力,不断拓展、提升社区教育的功能。

当下,社区教育需要结合区域特色,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在绿色环保、文明素养、和谐稳定、全民健身、创业就业等方面加强社区教育项目建设;紧抓有特色的资源建设与实施,在建设系列化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整合力量、集中智慧,建设一批地方特色的网络与电视课程学习资源;在区域推广使用面授课程资源,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另外,积极为政府、主管机关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

五是加强资源整合力度。社区教育面对的对象众多,分布不同区域、行业,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由此也决定了社区教育本身需要具备不同类别的各种资源。当前,应对不断发展的社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缺乏高层次的专门的社区教育研究、策划机构和人员队伍,由此导致高品质的社区教育项目无人策划,高品质的社区教育资源无法提供;另一方面是社会已有的资源分布在各个部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导致资源异常分散,利用效率极其低下。因此,建立研究策划机构、整合部分人员建立研究团队以及统筹整合各个部门教育资源任务显得相当紧迫。

实践中的主管机关需要集中教育力量,整合相关资源。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师资共享机制;二是建立研究队伍,加强课程资源的研究团队建设。三是教育设施的整合,指导社区学院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和区域内教育设施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四是网络资源的整合,通过多种措施整合全市网络学习资源,完善网站功能。

六是加强社区教育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人们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不是完全自发形成的,需要宣传教育的影响。在现代信息社会,各种信息手段有利于强化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意识。同时,为了让居民能够便捷接受各类社区教育,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也需要教育信息的及时宣传;另外,加强社区教育尤其是品牌项目、活动的宣传,迅速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有利于广大居民增强对社区教育的认可度、可信度、满意度。

注:本文为作者在全省电大“社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作者系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常州市社区大学校长。

上一条: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关闭】

服务电话:0527-84239701    电子信箱:gyzsk3486@163.com

联系地址:宿城区成子湖路1号  学习交流QQ群:332971582